2017年12月6 日,由英国中国商会主办、毕马威(KPMG LLP)协办的《2017年英国秋季财政预算案》解读研讨会在KPMG 位于Mayfair的Number Twenty会所举行。此次研讨会针对英国财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11月22日发表的《2017年英国秋季财政预算案》(以下简称“预算案”)的税务政策部分及其对个人及公司税务收缴等事项产生的影响,旨在帮助在英中资企业理解新的税收预算政策、协助企业及个人正确地遵循新的税务收缴制度。英国中国商会代表及在英中资企业代表等60余位嘉宾参加了此次会议。
(研讨会现场)
毕马威税务合伙人Nina Amin首先致欢迎辞,她提到预算案重点在英国“脱欧”后的未来发展,其透露出的政策走向将重点在平衡市场在“脱欧”进程中的振荡以及进一步刺激经济发展。预算案还对英国未来5年GDP增长作出了预测,预计2018年GDP将出现1.6%的小幅回落,之后逐年上升,到2021年回到2%。政府赤字金额为517亿英镑,比去年秋季预算案减少161.6亿英镑,计划未来5年内政府赤字逐步减少至200亿英镑以下。
欢迎辞从宏观经济角度为与会嘉宾们展示了预算案对英国经济的整体解读和未来发展规划。研讨会的主体部分则从微观经济角度就公司税务政策及个人税务政策两部分为嘉宾们详细解读了预算案对企业运营和个人报税的影响。
研讨会第一部分针对公司税务政策,三位税务专家以中英文双语的形式为与会者从公司税率、科研费用税收优惠机制、数字经济税法及进出口退税等方面做了细致认真的讲解。据悉,公司税率将于2020年4月起减少至17%, 以进一步刺激经济。科研费用税收优惠机制将提升至12%,即每花费100英镑的科研费用,其中10英镑将相当于由政府承担。税务专家还提到,数字经济税法将在近年出台,但由于数字经济税收话题仍旧存在很大争议且社交平台用户创造的价值存在计算难度,英国政府预计将在在2018年向公众及专业机构发布征求意见稿。最受企业关注的税收政策是英国“脱欧”后的关税政策,预算案指出,“脱欧”后,企业从欧盟国家进口的商品将需要支付一定的关税,但具体指标仍在讨论中。
(税务专家为来宾讲解关税政策)
研讨会第二部分针对个人税务政策,毕马威全球人力资源服务中国业务组的成员李睿,刘丹和秦露嘉用中文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就近期英国税务局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解答。主要内容包括短期商务访问人员的申报规定以及分支机构探访人员的特殊要求,英国及海外企业年金的税务申报,裁员补偿金的税收政策变化,以及中英个人所得税在国际通用报告准则(CRS)的环境下将会带来的潜在影响。据悉,预计2019年,英国税收法规将规定在英公司需要对合同制个人企业做详细审查,并履行税务代扣代缴规定。预算案对第一次买房者提供了近5000英镑的税务减免优惠(房产不超过50万镑、第一笔30万镑享受优惠)。然而对于个人房屋买卖所得税部分,预算案则作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非英居民在英买卖或转租房产的资产利得将需要支付一定的税款,其税率将依据具体情况做调整。大部分在英中资企业最关注的个人税务政策是中方人员短期访英期间的税务申报和收缴问题,据悉,访英天数少于138天的外派员工可以享受免缴英国税务的政策,但需要在英企业提前向英国税务部门做好外派员工的访英申报工作,外派员工在英工作越久,所需申报材料越多。因此,税务专家特别提醒所有在英中企做好来英访问人员出行记录,以便申报和检查。
(税务专家用中文向来宾讲解个人购房印花税)
在之后的问答环节中,研讨会上各商会会员代表踊跃提问,涉及了企业报税、“脱欧”海关税收和个人报税的方方面面,现场讨论气氛十分活跃。
会后,会员企业纷纷表示对公司税务申报、支付及个人税务事项的相关政策了解的渠道虽然很多,但内容复杂、体系繁琐,用中文详细系统地介绍这方面的政策还是第一次,对中资企业的法律合规和经营管理有很大帮助。本次预算案解读研讨会为个人及企业在英投资和日常税务申报解读了很多指导性的政策方向,起到了及时提醒和防患于未然的重要作用。
英国中国商会(China Chamber of Commerce in the UK)拥有会员单位180余家,下设金融委员会、贸易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及监督委员会。商会在使馆及经商处的领导下,努力推进在英中资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信息沟通和业务合作,以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和提供服务为己任,致力于改善在英中资企业的业务经营环境,为扩大中英经贸合作和发展中英友好关系做出贡献,使商会充分发挥了中英关系“黄金时代”合作共赢的稳定器、助推器和扬声器作用。
WeChat Official Account: